(来源:2025.07.15中国日报网)
中国日报网电(记者 谭国玲)印尼莫罗瓦利园区(IMIP)作为中印尼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标志性项目,已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,辐射带动周边7000余家小微企业发展。
自2013年启动以来,IMIP依托中苏拉威西地区丰富的镍资源,构建起涵盖冶金、新能源及先进制造的现代产业体系,累计吸引来自中国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及印尼等国家企业投资逾350亿美元。
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,园区正加速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,形成强大的外溢效应,不仅促进了中小微企业(MSME)发展,也激活了社区经济的内生动力。
作为中印尼产业合作典范,IMIP所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涵盖冶金、新能源及先进制造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,持续释放协同发展潜力。
清晨时分,在中苏拉威西巴哈多比镇街头,53岁的阿卜杜拉正打包热腾腾的饭菜,准备送往IMIP的施工现场。他经营的厨房生意“杜拉先生厨房”如今每天售出300余份盒饭,雇佣员工18人。“园区发展吸引了众多人群,也带来了新的机遇,我们打算再请些人帮忙。”他笑着说道。
五年前,阿卜杜拉从南苏拉威西省迁至巴哈多比,抓住了园区发展带来的人口红利与商业契机。他的创业历程正是IMIP经济引擎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官方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巴哈多比镇已拥有7643家中小微企业,较五年前增长62.7%,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6700个。餐饮、零售、物流、电信与维修等业态蓬勃兴起,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周边的产业链条。
IMIP园区公司媒体关系负责人戴迪表示,园区始终坚持“产业—社区融合”发展理念,通过延伸产业链、扶持本地企业,充分释放集聚效应,增强地方发展韧性。“中小微企业正逐步成为区域就业与社区发展的关键力量。”他说。
自2021年起,园区管委会持续跟踪企业发展趋势。2021年至2024年间,巴哈多比镇的注册企业数量由4697家增至7584家,年均增速超过13%。仅2023年一年,就新增近1000家企业,彰显区域经济的强劲动能。
据了解,IMIP在布局镍铁、镍锂等高端制造产业的同时,也通过基础设施完善与服务业发展,重塑了地区经济图景。街道两旁商铺林立、摊贩活跃,配送骑手穿梭其间,生动展现出一个以人为本、充满活力的社区经济新生态。
“我打算继续留在这里,把生意做得更大。”清晨阳光下,阿卜杜拉笑着说。
实践表明,IMIP的发展经验正向世界展示一条全新的成长路径:通过产业集聚带动社区振兴,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繁荣。